Web 开发规范
什么是好的代码?
- 满足业务需要:代码是来实现业务的,如果业务都实现不了,代码也就没什么价值了
- 代码尽可能的清晰明了:就是让小白也能看懂你的代码
- 代码尽可能的少:在保证清晰明了的前提下,能少一行少一行,能少一个类少一个类,能少一行注释少一行注释
- 代码尽可能复用性和模块化:在保证清晰明了和尽可能少的前提下,能复用的代码尽量复用,能模块的尽量模块
英文单词命名规范
无论前端代码还是后端代码,都是由一个个单词组成的,所以好的命名规范至关重要:
1)合理使用正确的英文单词
一定要用英文,且单词正确,不要用汉语拼音;
英文单词一定要使用常用词;
英文单词要符合业务;
2)合理区分名词和动词
项目名、类名、数据库名、表名应该用名词,比如:
OrderService。具体的方法名应该是 动词 或 动名词,比如:创建订单
createOrder,查询订单queryOrder。
3)各个端、数据库、等命名要统一
前端、后端、移动端、数据库、服务器对某个业务或者某个业务单元的命名必须保持一致。
1 | 比如 `通知` 功能,各个端定义为: |
注释规范
1)注释和代码一样重要
注释除了说明作用、逻辑之外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:当业务逻辑过于复杂,代码过于庞大的时候,它能有效得帮助我们免于陷入代码与业务逻辑的泥沼之中。
1 | /** |
2)注释和代码的一致性
注释并不是越多越好,当注释过多,维护代码的同时,还需要维护注释,不仅变成了一种负担,也与我们当初添加注释的初衷背道而驰。
需要的时候,才辅以注释说明。注释内容要简洁、明了、无二义性,信息全面且不冗余。
无论是修改、复制代码时,都要仔细核对注释内容是否正确。
3)方法注释
方法要尽量通过方法名自解释,不要写无用、信息冗余的方法头,不要写空有格式的方法头注释。
方法头注释内容可选,但不限于:功能说明、返回值,用法、算法实现等等。尤其是对外的方法接口声明,其注释,应当将重要、有用的信息表达清楚。
1 | /** |
TODO FIX 规范
TODO/TBD(to be determined) 注释一般用来描述已知待改进、待补充的修改点,并且加上作者名称。FIXME 注释一般用来描述已知缺陷,它们都应该有统一风格,方便文本搜索统一处理。如:
1 | // TODO <author-name>: 补充 XX 处理 |
无用代码:删
因为现在所有的项目都使用了代码管理工具,比如 git、svn 、ts 等等,所以对于无用的代码,让我们尽情的删除掉吧!重要的说三遍:不要注释,不要注释,不要注释!要删除代码,要删除代码,要删除代码!
代码 Git 提交规范
提交前应该冷静、仔细检查一下,确保没有忘记加入版本控制或不应该提交的文件。
提交前应该先编译一次,防止出现编译都报错的情况。
提交前先更新 pull 一次代码,提交前发生冲突要比提交后发生冲突容易解决的多。
提交前检查代码是否格式化,是否符合代码规范,无用的包引入、变量是否清除等等。
提交时检查注释是否准确简洁的表达出了本次提交的内容。
提交代码时必须填写详细备注,如完成功能,注释为 “新增 XX 功能”;
若此次提交代码对应禅道中的任务或者 bug,格式如下:
1 | task#[任务 id] [任务标题] [具体事项] |
例子如下:
1 | git commit -m 'task#1101 开发订单功能 完成订单创建编码' |
保持项目整洁
使用 git,必须添加 .gitignore 忽略配置文件。不要提交与项目无关的内容文件:idea 配置、target 包等。




